纳云堂随笔

未料潺潺诗意掌中流。
@格格要努力寫字寫詩 的随笔自留地。

吴兴易学——董其昌《画禅室随笔》读书笔记之四


       对于赵孟頫书法,历朝历代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的。褒的认为他倡复古得古法。贬的多认为他将王羲之通俗化了,并且因熟生俗太过平正。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,但董其昌绝对是其中的中流砥柱。据不完全统计,《画禅室随笔》卷一共一百多条,提及老赵二十多次,真是“爱”的深沉呐。

 下面摘几则《画禅室随笔》附不负责不正经解读😆

        字须奇宕潇洒,时出新致,以奇为正,不主故常。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。惟米痴能会其趣耳。
(字应以奇取胜,赵未尝梦到,更别提做到了。只有我家米痴(即米芾)能做到(花痴脸)【不。

       吾于书,似可直接赵文敏,第少生耳。而子昂之熟,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。惟不能多书,以此让吴兴一筹。画则具体而微,要亦三百年来一具眼人也。
(“我”写字有秀润之气。但是好气啊,写的不多,这才让赵略胜一筹。)

       米元章云:如撑急水滩船,用尽气力,不离故处。盖书家妙在能合,神在能离。所欲离者,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,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,所以难耳。那叱析骨还父,析肉还母,若别无骨肉,说甚虚空粉碎,始露全身。晋唐以后,惟杨凝式解此窍耳。赵吴兴未梦见在。
(书法妙在能合,神在能离。老赵你不行啊。)

       曾一见于长安,临写刻石恨赵吴兴有此(十三行洛神赋)墨迹,未尽其趣。盖吴兴所少,正洛神疏隽之法,使我得之,政当不啻也。
(赵有洛神赋墨迹,居然还写的这么差。要是我也有,一定比赵写的好!)

      是日,海上顾氏以米襄阳真迹见视。余为临此,大都米家书与赵吴兴各为一门庭。吴兴临米,辄不能似,有以也。吴兴书易学,米书不易学。二公书品,于此辨矣。
(老赵学米都学不像。老米,优秀!)

       玩笑归玩笑。董其昌之所以对赵孟頫强烈反对,是因为在他那个时代习赵字太过盛行,当朝的人学习时没有意识到甚至是夸大了赵字的某些弊病。画禅室随笔也说道:“今人眼目,为吴兴(赵吴兴,即赵孟頫)所遮障”。所以董其昌反赵不是单单的反对赵,而是反对这种现象,并且破而后立,形成新的时代书风。

       同时提个醒,若写字入门学的赵,尽量注意赵字喜平正,而书法应“既知平正,复追险绝”。不仅仅是学赵,学任何一家,写到一定程度,都需要从反处求。毕竟,一个人独特的书风,必定是突出了某一方面,弱化了另一方面。而艺术是应当探索无限可能的。

评论

热度(5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