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云堂随笔

未料潺潺诗意掌中流。
@格格要努力寫字寫詩 的随笔自留地。

当我们看书法展览时,我们应当看什么?

       微博分享此次图片的电子版,包括所有王铎作品展图片,共200+张哦。戳我达。

       董其昌在《画禅室随笔》这样说:“字之巧妙,在用笔,尤在用墨。然非多见古人真迹,不足与语此窍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电子照片相对于真迹要丢失一部分东西,而印刷出来后又会再丢失一部分。那么,区别于印刷品,我们看真迹时更应当关注什么呢?尝试以王铎(清朝著名书法家。甚至有“后王(王铎)胜前王(王羲之)”的说法。)作品为例浅析如下。

1、看用纸。

       印刷品一般是看不出真迹所用纸张的,而且由于是印刷在纸上的,我们经常会理所当然认为就是写在纸上的。首先,纸的种类非常多,其次,在纸之外还有绫绢等书写材料。如米芾《蜀素帖》就是写于绢上的,王铎更喜用绫。我曾试写过裱画用的绫,非常容易产生涨墨效果。不知王铎所用是否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另外,纸上的花纹也可欣赏,见下图。台北故宫正在展出的宋代花笺特展就针对这方面。







2、看用笔。

       a)淡墨能看出运笔的方式。如赵孟頫的行书二赞二诗卷,使转处的用笔极为清晰。墨稍重的是笔锋,墨稍淡的在笔肚。笔法千古不易。可用此帖验证自己的笔法是否正确。下图简单标注出了笔锋的位置。


      启老这张亦同。



       b)枯墨亦然。如下图中“餐”字长撇能看出来墨色是呈现规则的条状,这种就是中锋写出。若是有线条两侧不对称,一侧较平滑另一侧非常粗糙,则是侧锋。



3、看墨色。

       书法,尤其是行书,在魏晋已经达到了巅峰。又因为用笔千古不易,后世基本都是从结体章法和墨色变化几方面创新。前两者从印刷品上都能看到。所以在已有印刷品的情况下,要多关注墨色的变化。

       尤其是王铎喜用涨墨,不少印刷品印出来都是糊成一团的。但实际上他涨墨的墨色是有变化的。如下图中“一”字,字形是浓墨,涨出来的是墨色淡些。这样会有层次感。



4、看题跋。

       有次看启功旧藏碑帖展,他在颜真卿书《金天王神祠题记》的拓本前写道:“鲁公题名笔法一一可寻,且平易近人,远在煊赫诸碑之上。《多宝塔》近俗,《麻姑坛》妖怪,《家庙》较精而拓已秃,《李元靖》更鬼蛇神矣。鲁公可作,必当拊掌轩渠会心而笑也。”启老说颜真卿写的《麻姑坛记》是妖怪,《李元靖》是牛鬼蛇神,非常可爱了。

再来欣赏几张王铎的作品吧。







感谢能看到这里的你。笔芯。

评论(1)

热度(282)

  1.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